AI闯入艺术殿堂:从790万天价画作到数字艺术新纪元

AI闯入艺术殿堂:从790万天价画作到数字艺术新纪元
全文2200字,阅读需要3分钟。
2024年的艺术市场迎来了一个震撼性的时刻:AI人形机器人Ai-Da的作品《AI之神》以790万人民币的价格成交,在全球艺术界引发热议。与此同时,数字艺术界的传奇人物Beeple即将在南京举办个展,展现人类艺术创作的巅峰。从人工智能创作到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科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艺术的边界。当南京大报恩寺在元宇宙中重现千年风华,当AI艺术与人类艺术在价值与美学的高地相遇,我们不禁要问:这是否预示着一个全新艺术纪元的到来?本文将通过多个维度,深入探讨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未来图景。


AI机器人的”处女作”:
突破艺术边界的790万天价
纽约时间10月31日,一场注定载入艺术史的拍卖在苏富比拍卖行展开。AI艺术家Ai-Da的作品《AI之神》,这幅高2.2米的图灵肖像画,最终以8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90万元)成交。

▲以110万美元售出的图灵肖像画
这不仅是全球首幅由人形机器人独立完成的拍卖作品,更开创了AI艺术品拍卖的新纪录。

与以往AI生成的图像不同,《AI之神》完全由机器人Ai-Da手持画笔创作完成。

AI God goes beyond a simple tribute, reflecting on Turing’s profound question: “Can machines think?” This query is fundamental to Ai-Da’s existence, as she embodies Turing’s vision of machine intelligence capable of simulating human thought. In her work, Turing’s portrait becomes a symbolic reflection on the blurred line between human and machine capabilities.
__
A.I. God. Portrait of Alan Turing | Digital Art Day Auction | Contemporary NFT | Sotheby’s
https://www.sothebys.com/en/buy/auction/2024/digital-art-day-auction-2/a-i-god-portrait-of-alan-turing
这位”蘑菇头少女”外表的机器人,在牛津大学美术馆馆长艾丹·梅勒的悉心培育下,5年来不断进步,其作品已在英国议会展出,甚至为英国女王创作过肖像。

▲《算法女王》
2022年,Ai-Da展出了其在英国女王的白金禧年之际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所绘制的肖像画,命名为《算法女王》。
正如她所说:“I’m not alive, but I am still capable of creating art.”(我不算活着,但我有能力创作艺术)。
就在AI艺术创造纪录的同时,全球数字艺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Beeple将于11月14日在南京德基艺术博物馆举办其全球首个重磅个展”Beeple:来自人造未来的故事”。

Beeple,《人类一号》,2021年作
四频道数码录像雕塑(彩色),抛光铝及萨佩莱木支架,221 × 121.9 × 121.9 cm©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2021年,Beeple的作品《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以693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9亿元)成交,不仅创造了在世艺术家作品的天价记录,更让数字艺术一跃进入全球主流艺术市场的视野。此次由著名策展人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策划的展览,将全面展现从早期创作到最新作品《HUMAN ONE》的艺术历程,诠释人类在数字时代的无限可能。
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我们对话身处多伦多的艺术家Nick,探讨AI时代艺术创作的本质。
“我们要先厘清一个概念误区,”Nick指出,”AI目前创造的是Image(图像),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Painting(绘画)。它们在物理尺寸、表面肌理和收藏价值上都存在本质差异。”

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打造的全国首个全真互联元宇宙博物馆,以全新方式、全新视角、全新科技与大报恩寺遗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融合,其业界领先的交互设计,让游客感受历史的细节与底蕴。
科技与传统的完美融合:
数字化助力文化遗产保护

大报恩寺琉璃塔高清数字复原,在文史、考古、古建领域专家的指导下利用影视级3D建模渲染技术,首次1:1数字复原再现,明代“天下第一塔”的艺术原貌,并上链“文都链”让遗产变资产。
“数字技术不仅是保护和修复的工具,更是让文物’活’起来的桥梁,”大报恩寺数字化项目的南京文投姜总表示,”通过AR、VR等技术,我们可以让每一位观众都能走进历史,与文化遗产进行零距离对话。”
相信这次跨界对话不仅展现了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价值,也揭示了一个重要趋势:未来的艺术创新必将是传统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正如Beeple的作品展现了数字艺术的无限可能,元宇宙中的文化遗产保护同样开启了传统文化传承的新篇章。

技术始终是工具,而艺术的本质是人类对美与真实的永恒追求。
——艺蒲公
当我们站在2024年这个时间节点,回望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似乎每一次技术革新都曾引发过类似的担忧:照相机的发明曾被认为会终结绘画,数字技术的出现又被认为会颠覆传统艺术。但历史告诉我们,技术始终是工具,而艺术的本质是人类对美与真实的永恒追求。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对AI艺术的看法,
你认为AI会成为艺术创作的助手还是竞争者?
#AI艺术未来# #数字艺术新纪元#
🔔 本文由元宇宙数字资产NFT研究发展中心(ID: MetaCentra)原创发布。聚焦数字经济前沿,洞见数据要素创新。欢迎关注,一起拥抱数字未来!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请给我一个赞👍🏻,一个转发在看,一个关注👇🏻👇🏻👇🏻


2023年9月23日,第九届艺术金融年会在山东工商学院圆满举办。会议主题为“数字经济进程中的艺术财富管理”。本届年会由山东工商学院、李可染画院、西安美术学院、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联合主办;山东工商学院金融学院 (财富管理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合肥国际学院、黄河流域绿色金融与低碳转型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南山悠然文化有限公司、孚链艺统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烟台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孙博文艺术馆、成都市天府新区明昌博物馆、中国艺术财富高等研究院、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北外合肥国际学院中国艺术金融研究院、元宇宙数字资产(NFT)研究发展中心、烟台美术馆支持;《金融时报》特别支持。


中国艺术金融年会是一个由金融界、学术界与高校等机构联合打造的产学研交流研究的学术平台,旨在推进文化艺术资源的活化与价值发现。自2015年举办首届以来,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届,在业界形成了较好的口碑,产生了广泛的积极影响,推动了艺术与金融融合的理论与实践探索,逐渐成为行业内知名、优质、有影响力的学术品牌。
未来已来,数字经济号角已吹响,下面这本书能够给你一个更全面的视角。
要点解读!数据资产成为“重要战略资源”《加强数据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全文批注
一图解析!文化领域中的”新质生产力”——疫情催生新消费,文化数字经济狂飙突进(附新质生产力细分行业高清大图)
破圈文化产业新赛道!艺术数字化时代全面开启——艺术界地标事件:新锋数字艺术运营研究中心成立
从”原神”到”悟空”:2024年中国游戏产业的”新质”腾飞——解读《2024年1-6月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探寻产业新动向
你的个人信息资产值多少钱?数字时代的隐形财富:从网络身份证到个人信息资产化
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
首都版权协会元宇宙产业联盟(筹)
沉浸式交互动漫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
元宇宙数字资产(NFT)研究发展中心
全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数字经济部

中心社群开放招募,关注公众号,后台发送“14”即可入群获取“《国家数据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全文PDF。“藏经阁”提供各类最新艺术金融、数字经济、元宇宙数字资产相关报告!

中国动漫集团、沉浸式交互动漫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及李可染画院共同发起,由重点实验室批准成立的非独立法人单位,基于创新战略,推动文化艺术数字经济大发展大繁荣。
中国动漫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是由财政部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文化和旅游部主管的文化央企。集团以“服务动漫产业、普及动漫文化”为使命,以“平台+内容”双轮驱动为战略,以“动漫+文旅”为主业。
沉浸式交互动漫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2016年底由原国家文化部批准成立,依托中国动漫集团,联合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优酷公司共建,构建了VR技术研发、内容制作、平台播放、人才培养和资源整合的微生态闭环。是VR技术在文化、旅游、非遗、文物等行业转化与应用的国家级平台。
李可染画院是经文化部管理部门及国家事业单位管理局登记备案的国家级画院。

